降息难再?欧元期限基差的下一步如何演绎

  汇通财经APP讯——在当前欧洲央行(ECB)宽松周期接近尾声的背景下,资金市场的主线正从“降息压低波动”转向“资产负债表收缩与结构性流动性再定价”。分析认为,这种换挡意味着压力会由短端逐步向中长端传导,最终反映在 Euribor-OIS、IRS/OIS 与回购基差的演变上。

  宽松预期的降温已经帮助部分货币市场利差收敛,但随着资产负债表继续缩减,长期期限资金利差更可能承受持久的上行压力。对银行而言,这一过程叠加负债结构、监管约束与央行工具设计,将把“短端稳定—中端爬坡—长端重估”的路径变得更清晰。

  政策前景:再降一次还能否成行

  欧洲央行7 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后,市场已不再“完全定价”本轮周期内的再次降息;曲线在峰值时仅隐含不到 20bp 的进一步宽松,而且主要落在明年。基本面层面,尽管美欧协议并不完美,但短期内提供了稳定框架;多数经济学家并不预期 2025 年下半年衰退,并小幅上调了今年与明年的增速预测。这削弱了“9 月再降一次”的把握。分析补充,通胀回落仍为“再下一次”提供窄幅支持,逻辑上更倾向于在德国财政刺激发力前完成,以避免财政—货币叠加带来的政策错位。

  流动性轨迹:超储“慢消化”的定价

  银行体系超额流动性继续温和下行,目前仅略高于 2.6万亿欧元。与此同时,银行对 ECB 流动性操作的需求并无显著回升:每周 MRO 仅约 60亿欧元–100亿欧元,3 个月期 LTRO 合计低于 130亿欧元;相对于超储规模,这些数额仍可视为“可忽略”。原因在于市场直接融资更具吸引力。根据 7 月会议前的货币分析调查,银行预计到明年年底 MRO 认购增至 300亿欧元、LTRO 至 500亿欧元;若结合债券组合消退路径,届时超储有望略低于 2万亿欧元(假设自主性流动性因素保持不变)。更长期看,体系预计 2027 年底超储降至 1.5万亿欧元,被普遍视为长期稳态水平。随着持有债券继续自然缩表,常规操作的认购可能被动上升以对冲缩表效应,随后再引入更具长期色彩的结构性操作。

  工具与监管:软上限正在成形

  德国央行在 6 月月报中提出对未来资产负债表构成的设想。结合 ECB 于 2024 年 3 月公布的操作框架评估——由银行对超储的需求决定超储水平——建议是在常规公开市场操作放量之后,先引入“结构性再融资操作”,采用“限量—变价招标”,而非现行“全额—固定利率”模式;更长期才考虑建立结构性债券组合。其意图是用结构性操作覆盖自主性因素与法定准备金形成的缺口,由常规操作满足对超储的边际需求,从而对三个月以上期限的市场流动性仅提供“更柔性的上限”,让期限溢价在更市场化框架下重建。

  监管变量也在悄然改变银行偏好。ECB 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银行体系 LCR 自 158% 降至 156.25%,主因是净流出上升,即便流动性缓冲仍在增加。EBA 口径显示,缓冲中的央行准备金占比降至 47.3%(环比 -0.4 个百分点)。过去 LCR 曾因超储注入被“抬升”;当超储回落后,银行起初以其他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替代央行现金维持较高 LCR。若后续 LCR “适度正常化”,体系所需的稳定性超储水平将随之下降,反而推迟对结构性操作的实质性需求。按当前节奏,市场仍预期 ECB 会在已预告的 2026 年评估之后,进一步细化工具蓝图。

  回购价差的温和归位

  回购层面,支撑 Stoxx GC pooling 的隔夜回购成交量较峰值有所回落,利率围绕存款便利利率(DFR)波动。德、意两国政府券作抵押的 GC 曲线相对 OIS 在 7 月末略有陡峭,但未创年内之最;德国最陡峭点出现在 5 月。这表明在“温和—可预期”的缩表路径下,期限结构释放的是“财政—供给约束—超储下行”的典型信号,但尚未进入杠杆链条的应激区间,本质上“向市场借钱仍比向央行借更便宜”的结构没有改变。

  融资结构:从外币短融回流欧元

  从量上看,ECB 关于欧元区银行 EUR 无担保短期融资余额的统计显示,5—6 月合计上升至“3770亿欧元”,为 2021 年数据序列建立以来的最高水平,背后很大程度上是从外币短融向 EUR 的再配置。更广义金融部门的 EUR 商业票据余额延续自 2023 年加速的上行:自 2020 年低点“2240亿欧元”升至 6 月底“5300亿欧元”,7 月仅小幅回落至“5200亿欧元”。宏观背景是 TLTRO 陆续到期(最后一批在去年 12 月到期),推动银行以 CP 与存款等市场化负债替代央行中长期再融资;过去半年,对“更长期限 CP”的依赖也有所增加,凸显在缩表期进行负债久期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层面

  若通胀回落不及预期,或德国财政冲击早于预期落地,曲线可能更早转向“更陡”;若银行体系 LCR 正常化幅度超预期、且 2026 年评估后央行工具蓝图更快明晰,结构性操作的“软上限”可能增强,从而抑制利差上行。总体分析判断是:“再降一次”依然可能,但概率与幅度已收窄;资产负债表按部就班收缩,市场化负债仍优于央行借款;利差的结构性上行更像一场“可预期的慢跑”,而非“突发的冲刺”。

人民币美元兑换

人民币兑美元

CNY USD
1 USD0.14 CNY
5 USD0.70 CNY
10 USD1.40 CNY
25 USD3.50 CNY
50 USD7.01 CNY
100 USD14.02 CNY
500 USD70.08 CNY
1000 USD140.17 CNY
5000 USD700.83 CNY
10000 USD1401.66 CNY
50000 USD7008.30 CNY

美元兑人民币

美元 人民币
1 USD0.14 CNY
5 USD0.70 CNY
10 USD1.40 CNY
25 USD3.50 CNY
50 USD7.01 CNY
100 USD14.02 CNY
500 USD70.08 CNY
1000 USD140.17 CNY
5000 USD700.83 CNY
10000 USD1401.66 CNY
50000 USD7008.30 CNY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

1 CNY

阿富汗尼阿富汗尼6683.637 AFN
阿尔巴尼列克阿尔巴尼列克8282.028 ALL
荷兰盾荷兰盾179.000 ANG
AOAAOA92094.270 AOA
阿根廷比索阿根廷比索142975.000 ARS
澳元澳元151.845 AUD

Copyright © 2025 汇率查询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9018262号-19 Mail: xiucai@vip.qq.com

本站汇率等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或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柜台实际交易汇率为准。